近期,由中国建研院深圳分公司承接的深圳市人民医院宝安医院感染性疾病防治中心成功入选深圳市《建筑工业化评价标准》首批试点评价项目。
《建筑工业化评价标准》由深圳市建筑产业化协会发布实施,该标准创新采用工业化率评价方式,首创“基础项+技术清单项”指标体系及领先技术“递加式”得分,率先提出超装规高度建筑定义及评价,突破模块化建筑评价方法,融合建筑工业化与智能建造,进一步完善了深圳市装配式建筑高质量发展技术标准体系,受到行业高度广泛关注。
深圳市人民医院宝安医院感染性疾病防治中心:装配式钢结构+嵌入式MiC模块化病房
深圳市人民医院宝安医院感染性疾病防治中心结构主体采用钢结构,内部采用嵌入式MiC(Modular Integrated Construction)模块化病房及MiMEP(Module-based MiMEP)装配式机电模块集成建造技术。项目共采用101个模块化病房,整体装配率达80%以上,《建筑工业化评价标准》试评价等级为AA级装配式建筑。项目将成为国内首个永久性嵌入式MiC模块化感染性防治病房,同时也是国内首个“模块化负压感染防治病房”,为“模块化机电+模块化建筑”的集成建造方式提供了参考示范。
主体结构钢框架自成结构体系,并提供竖向承载及抗侧作用,工厂预制的模块化病房经现场吊装嵌入钢框架中。模块化病房自承重,其重量作为附加荷载作用于主体结构,不参与分担地震力作用。模块单元仅需满足自身结构稳定及吊装要求,其结构及节点构造简单,与主体框架的连接节点仅需满足基本传力功能。
嵌入式MiC模块化病房集成了模块结构、机电和装修,对标先进制造业,旨在打造高度集成化、工业化的产品。在工厂采用数字化设备完成模块生产与安装,随后运输至现场快速组装,在大幅缩短工期的同时提升了建筑品质。
本次成功入选深圳市首批建筑工业化试点评价项目,不仅是对公司装配式技术实力的认可,更是对企业全产业链服务能力的充分肯定。作为项目的设计单位,中国建研院深圳分公司以工业化建造为基石,同步完成医疗功能规划、院感防控体系设计、智慧运维系统搭建等全维度创新,通过BIM正向设计实现医疗工艺与建造技术的深度融合,力争将深圳市人民医院宝安医院项目打造成为“平疫结合”的现代化医疗空间范本。
未来,中国建研院深圳分公司将以国家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为导向,持续推动装配式技术与医疗功能场景的深度耦合,为重大疫情防治、城镇医疗升级等国家战略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标杆解决方案,让建筑工业化成果真正服务于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中国建设。